數據顯示,6月份全國實際
不銹鋼復合管日均產量215.53萬噸,環比下降0.33%,雖然連續兩月環比下降,但降幅并不明顯。
在多方因素推動下,7月上旬全國不銹鋼復合管日均產量降至208.3萬噸,旬環比驟降4.5%,自4月上旬以來首次跌破210萬噸,創今年以來最大跌幅。而重點鋼企方面,不銹鋼復合管日均產量降至169.48萬噸,旬環比下降3.84%。
分析師表示,近期多數不銹鋼復合管廠紛紛檢修停產,這讓不銹鋼復合管產量得以控制;而前一段時間原材料價格提升和環保節能力度的加大,則進一步迫使大型不銹鋼復合管廠加大減產力度。
嚴重的生產過剩是一個值得高度關注的問題,但就此得出中國經濟將陷入危機陷阱的結論也為時過早。目前中國經濟增速盡管在下滑,但依然處于高位運行,出現企業大量倒閉和大規模失業的可能性不大。從實際出發,目前急需把擴大內需作為首要任務來抓,遏制低效的投資沖動,調整政府補貼政策,嚴格執行差別化的產業金融政策和土地政策,在穩中求進、穩中有為中,化解生產過剩的矛盾。
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最新數據表明,今年上半年我國GDP同比增長7.6%,其中第二季度的增速為7.5%,比第一季度下滑0.2個百分點。這是自去年第二季度以來,我國的經濟增長連續四個季度運行在8%的水平線之下。面對中國經濟增長逐步走低的態勢,各種唱衰的聲音又多了起來。有人甚至預測,中國發生經濟危機的時間就在七、八月份,而可能引發經濟動蕩的“觸發機”之一,就是嚴重的生產過剩現象。
首先,宏觀經濟欲振乏力,經濟增速從過去的“9時代”下滑到“8時代”,如今又開始在“7時代”掙扎。市場普遍擔憂的是,如果企業“去庫存化”效果始終不明顯的話,那么經濟繼續跌落到“6時代”就是指日可待的事情。
其次,企業特別是實體經濟經營狀況無法得到改善,負債率上升,一些經營不善的企業被迫倒閉關門。自2012年2月份以來,我國的PPI(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)就一直處于負增長狀態,其中今年6月份的PPI同比下降2.7%,環比下降0.6%。以生產過剩嚴重的光伏行業為例,目前企業負債率大多超過百分之八九十,部分企業甚至超過百分之百,處于待破產狀態。另一個過剩大戶不銹鋼復合管業則陷入了全行業虧損的邊緣。去年我國不銹鋼復合管企業銷售收入同比下降4.31%,利潤下降98.22%。其中大半時間處于全行業虧損狀態,全年累計虧損企業23戶,同比增加15戶,虧損面占比28.75%,虧損企業虧損額為289.24億元,同比增長7.39倍。